
566次
2025-04-16近日,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MDE)針對醫療器械審評過程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答疑,華微檢測選取了其中關于高壓造影注射管理系統產品使用的風險類型和風險成因與驗證兩個部分分享給各位醫療器械同行,供大家參考學習。
多患者使用的高壓造影注射管路系統產品需要重點關注哪些風險?
多患者使用的高壓造影注射管路系統產品一般由系統管路和配套患者管路構成,系統管路與配套患者管路聯合使用,可以在限定時間內(如:24小時)使用經驗證的宣稱注射次數(如:40次、60次等),患者管路應為單人單次使用。
多患者使用的高壓造影注射管路系統產品雖然可通過增加患者管路上單向閥組件,完善系統管路穿刺器結構設計,規范產品使用方式和操作流程等方式進一步降低產品使用風險,但相較于傳統的單人單次使用的高壓造影注射管路產品,此類產品由于使用過程中多次環境暴露等原因仍需要額外關注以下主要風險:
1)系統管路多次穿刺加藥等因素帶來的微生物污染風險;
2)患者管路致病微生物逆向污染的風險;
系統管路多次穿刺加藥等因素帶來的微生物污染風險
系統管路在多次穿刺加藥、更換患者管路等過程中存在加藥口/管路接口空氣暴露、使用者手操作等因素帶來的微生物污染風險,申請人需設計試驗證明所申報產品在使用時限或宣稱使用次數內可阻止環境(如空氣和操作臺面)引入和使用者(如醫護人員)操作過程中帶來微生物污染的風險,一般可通過宣稱使用時限或使用次數內的微生物挑戰試驗進行驗證。
微生物挑戰試驗應考慮到以下因素:
1)產品連接;
2)微生物選擇;
3)驗證次數;
4)微生物接種點選擇;
5)微生物挑戰研究驗證次數應與宣稱次數一致。
其中第二點明確指出了應選擇應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進行試驗,例如可分別選擇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進行研究。

圖1.常見接種位置
患者管路致病微生物逆向污染的風險
由于患者管路直接與患者血液通路(留置針等)接觸,液路在與患者血路連通過程/瞬時存在患者端致病微生物逆向回流進而導致交叉污染的風險。申請人應詳細說明申報產品可在宣稱使用時限內或使用次數內防止致病微生物逆向感染的結構設計(如單向閥、患者管路的長度等),給出關鍵部件的結構設計圖和設計驗證資料,開展產品防逆向污染的相關研究。對于單向閥設計,申請人宜明確單向閥的回流壓力阻抗、阻斷性能研究數據,如較小正壓開啟壓力、較大阻隔逆向壓力等。論述較小開啟壓力,應考慮到配用設備給予壓力值的范圍,較大阻隔逆向壓力,應從結構上論述閥門是否可能逆向開啟,如可以,建議明確逆向開啟壓力值,以及該壓力在臨床出現的可能性。申請人應設計試驗證明患者管路具備防止致病微生物逆向污染的能力。例如,可通過患者管路患者端特定壓力條件及微生物挑戰下,測定管路不同關鍵部位(如單向閥兩端及單向閥之間)是否有致病微生物檢出進行驗證。
采用該試驗時應考慮到以下因素:
1)產品連接;
2)病原微生物的選擇;
3)加載壓力;
4)加載時間;
5)樣本量選擇;
6)管路更換;
7)樣品選擇。
其中第二點明確指出了應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病原微生物進行試驗,并論證其選擇依據。例如考慮到病原微生物的穿透性、對操作者的保護等方面因素,可選擇代表性的病毒進行研究,如豬細小病毒等。
表1.幾種常見病毒信息比較

由上表可知,豬細小病毒由于基因組為DNA較穩定、大小僅18~24nm為較小且耐受性很高于驗證針對性強,較優宿主為豬對操作者風險小等特性是其成為驗證患者管路致病微生物逆向污染風險指示毒株的原因之一。

圖2.連接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將指示病毒接種到輸液袋中,連接上藥物轉移器后排凈管道中的空氣,再通過內圓錐接頭連接患者管路和高壓管路系統,即可組成驗證體系。
華微檢測可為高壓造影注射管路系統產品開展多次穿刺實驗帶來的微生物污染風險及患者管路致病微生物逆向污染風險的驗證試驗,提供符合審評要求的驗證報告。
關于華微
廣東省華微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華南新藥創制中心與多所高校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人才團隊共同組建的國有控股企業,致力于在生物安全與生物醫藥領域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較具權威影響力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華微檢測設有動物實驗中心總建筑面積1600㎡ ,其中屏障面積約670㎡,普通環境面積約660㎡,輔助區約270㎡,配備大動物(豬、犬)實驗室、P2級動物實驗室、X光手術室等設施。屏障區可飼養大小鼠約2000籠位。動物中心平臺可為醫療器械、消毒產品、藥品、化妝品、化學品及食品相關等領域或科研項目提供生物相容性測試、臨床前大動物試驗、毒理安全性實驗、有效性研究、動物誘發造模、病理制作和診斷以及防病毒侵入驗證等服務。


同時華微檢測擁有超4000平方米的場地面積,配備了核磁共振譜儀、流式細胞儀、熒光酶標儀、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正/倒置熒光顯微鏡、微滴式數字PCR系統、超高速離心機等價值4000余萬的高精尖儀器設備;擁有10間加強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以及支原體實驗室,已備案包括流感病毒、冠狀病毒、手足口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幽門桿菌、肺炎支原體等各類病原微生物300余種,可為企業及科研機構提供多種指示菌毒種選擇及定制化服務需求。
掃碼添加史工 掃碼添加嚴工

掃碼添加史工 掃碼添加嚴工
聯系人:史工18928790749、嚴工
聯系電話:19924323595、020-82118202、020-31608627
地址:廣州市黃埔區攬月路3號F棟316(總部)廣州市黃埔區科學城尖塔山路1號(動物中心)



